您所在位置:首页 >> 聚焦课堂

深耕“问•学”课堂 赋能素养提升——“问•学”课堂之学习任务改造系列培训

发布日期:2025-09-15 10:35:49      浏览量:25

   2025年9月10日,奋斗小学数学团队以“深耕‘问•学’课堂,赋能素养提升”为主题,结合五年级《小数乘法》的单元研究,开展了“问•学”课堂之学习任务改造培训活动。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小学数学教研室主任张丹、西城教育研修学院教研员张晶,奋斗小学副校长张培林,课程与教学中心主任陶蕴平,东、西、北三址全体数学教师参与了此次活动。

1.jpg 2.jpg

3.jpg 4.jpg

   首先,范雨洁老师带来了一节精彩的数学课《0.2×0.3=?》。在研究0.2×0.3等于多少之前,师生共同制定课堂评价标准,明确学习目标,之后依据标准,评价学生的方法是否合理,在探究过程中,学生借鉴此前0.1×0.1的学习经验,用多种方法尝试计算。在展示学生作品时,范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方法,而是留给学生自我反思的时间,让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反思、修改。反思过程中,部分学生能够调整、改进自己方法。最后,范老师将课堂交给学生,让学生充分的交流、分享,激发新思路,创造新方法,强化算理与知识迁移能力,培养了学生的创造力,在生生交流过程中,学生的互评促进方法的多样化与合理性,为学生思维的成长提供了动力。

5.jpg 6.jpg

   随后,五年级数学教研组长曹迟老师带来了《小数乘法计算法则》一课,课始学生先明确本节课的研究目标——概括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,然后老师和学生共同商讨了评价的标准,做到标准先行。学生在计算了几组小数乘法之后,尝试自己概括计算法则。同样的,老师也为学生提供了自我调整的时间,让学生对自己的方法进行改进、调整。在师生交流、生生互评的过程中,紧扣本节课的评价的标准“通用、简洁”,不断寻找到算理本质,最终得到小数乘法的计算法则。

   最后,张丹教授和张晶老师与老师们充分研讨,对五年级数学组的研究给予了充分肯定,同时给出了具有指导性的建议。张丹教授指出,本单元的设计要重视“自我修正与改进”环节,遵循“先算理后法则”顺序,培养链条式数学思维,强调前后课程的关联性,让学生感知数学学习的“寻根”过程。老师们在与专家充分交流后,对本单元的整体设计和思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。

7.jpg 8.jpg

   本次活动研究氛围浓厚,不仅为我校数学教师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,更为他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、共同成长的宝贵机会。专家深入浅出的讲解、指导,也为推进“问•学”课堂的研究,“小任务改造”的实施开启了新的方向。我们会继续加强研究,与时俱进,不断在“做”中“学”,在“做”中“研”,持续推动‘问•学’课堂向纵深发展,助力学生数学素养全面提升。